20170320 客座小編 科多獸
[開箱]「Nintendo Switch」開箱,任天堂最新主機一覽
任天堂的最新主機Nintendo Switch雖然在3月3日就已經上市,但由於台灣並非首發區,且水貨價格居高不下又缺貨,相信有許多玩家,至今依然沒有什麼機會接觸到主機實體。而在一番掙扎後,小編終於在這幾天透過管道取得了一台純灰版本的Nintendo Switch來開箱,今天就讓小編拿著剛到手的Nintendo Switch,跟各位一起近距離看看這台最新主機的長相吧!
首先來一張Switch外盒,正面印著裝上組合手把和底座後的Switch。比起PS4和XBOX one,Switch的盒子相當小。根據小編拿捲尺測量,只有35*20*10公分左右的大小……但即便它那麼小,海關依然會因為它內含電池而把它擋下來,如果有從日本亞馬遜購買直送服務的讀者想必跟我一樣心有戚戚焉。(這也是水貨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接著是盒子背面照,這是Switch本體裝上手把後的掌肌膜是,一般玩家通常應該是以這種方式遊玩。
打開盒子後界譨看見兩支joy-con手把和Switch本體的平板。
主機本身採用了JDI生產的6.2吋觸控銀幕,比起PS Vita和3DS都大上不少,解析度也有720P。重量官方資料是297克,比PSV重,但比3DSLL輕。
而背面可以看到一個立架,如果你是在飛機或是桌上玩,就可以把立架打開架起來使用。
打開後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接著我們來看看joy-con手把,兩邊各自配備一個類比、四顆鍵、以及選單按鈕,而不同的是L側配置了可以感測Amiibo的NFC感應器、R側則配置了可以感應物件大小和距離的IR攝影機。
另外雖然平常是以插在組合手把或是本體上的方式使用Joy-con,但如果有雙人遊戲時,Joy-con也可以當成單獨的手把使用。只是兩支手把本身都有點小,大概9*3公分,手大的玩家可能有點吃力。
翻起來看就可以看到當分開使用時配置的L和R鈕,以及電源鍵。要注意如果你沒按開電源鍵,就算插到本體上也不會自動通電,小編曾經因為一時搞不清楚電源鍵的功能而疑惑為何插上後有一邊的手把無法使用……
接著我們拔起上層,下層則是放置著電源線、底座、HDMI、組合手把以及joy-con腕帶。
由於HDMI和電源線組跟以前沒太大不同,所以我們首先來看看底座本體,底座本體其實就像個大充電座,把Switch插上後就可以自動充電和透過HDMI外接到大銀幕。
背後的構造很簡單,這可能也是因應使用年齡的設計。可以看到背後的蓋子一打開,右側就有HDMI、AC電源線以及目前用途不明的USB接頭。
這樣插上後,未來只要把本體的平板放入就能夠自動充電和外接螢幕了。
實際插起來就跟外盒上印的一樣,放入過程非常簡單,不需要特別按下什麼就能及時插拔。
接著我們來看看內附的組合手把,這是給沒有專家手把、又想要用傳統手把的操作感遊玩的玩家設計的,只要把joy-con手把插入後就能直接使用,但體積依然偏小,握起來有種縮小版的Xbox手把的感覺。
插上去後就如上圖,當然由於這個手把並沒有電池的功能,單純只是個握柄。所以如果是長時間使用的話還請注意joy-con本身的電量。
然後我們來看看Switch在廣告中強推的腕帶。這次的腕帶採用的與組合手把和本體一樣是滑入式,可以把joy-con滑入後使用。
滑到底就會有卡隼固定住,解開的方法是腕帶上的白色卡扣,要注意的是卡扣設計的有點緊,所以可能會需要費些力氣才打得開。另外腕帶和joy-con手把也有不同的顏色可以選擇,本次是因為小編的主機是灰板的才會是黑色。
一盒標準包內全部的套件如上圖,由於除了HDMI線之外目前都只能購買任天堂本家商品才能替換,所以請好好善待這些硬體,否則現在台灣尚未代理的情況下要購買替換品會非常麻煩。
最後伴隨著Switch的美照,讓小編在這邊提供一些購買資訊吧!目前Switch的售價為29980日圓,大概是八千多元台幣。最便宜的日本亞馬遜通路雖然一樣可以寄過來,但被海關擋住的機率不小、而商家的水貨價格則坐落在11000~14000台幣之間,紅藍版會比灰板稍微貴一點。所以現階段CP值最高的購買方式,可能是透過香港或日本朋友在當地購買後親自帶來。當然如果你比較有耐性,也可以多關注台灣的代理消息喔!
喜歡動漫遊戲的你(妳),我們需要強者你或你朋友的火力支援!!
看到全民/客座小編們的分享後,是否也燃起你的ACG魂呢!? !!!!!快來一起加入我們小編的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