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國大戰2》中配隊分式主要依據武將的主動與被動技能,因此衍生出以國家或是兵種為配隊的方式。其中以蜀國為主的武將,比較多的技能效果搭配槍兵;魏國為主的武將,比較多的技能搭配騎兵;吳國則是弓兵。但是除了國家跟兵種的搭配之外,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武將類型。物攻與策攻的武將、群體或是單體為主的武將盡量都要練,在隊伍中也要盡量平衡,比較不會被對方的防禦或是戰術克制,自己的隊伍也可以有更多的變化。
物攻與策攻加成與平衡
遊戲中主要的攻擊就分成物理傷害或是法術傷害兩種。隊伍中如果物攻角色比較多的話可以帶物攻增益的角色像是董卓、袁術,可以提升全體隊伍的物攻。有強大的物攻角也可以考慮放吳夫人這種再添物攻的角色,讓自己的物攻更為強大。
▲袁術提供所有部隊的物攻加成
▲吳夫人為隊伍中物攻最高的武將提升物攻加成
法術傷害的角色相對於物理傷害來說較為稀少,大部分為智將、策士。如果角色有強大的法術傷害,例如諸葛亮,可以搭配提升策攻的武將如黃月英。技能傷害搭配增益可以製造出爆發性的傷害,又痛又快。
▲諸葛亮的法術傷害瞄準物攻最高的敵軍,傷害非常亮眼
▲黃月英加成隊伍中策攻最高的武將的策攻,讓傷害量更驚人
因為《真三國大戰 2》的武將物理傷害的比較多,所以大家剛開始組隊時可能都是以物理傷害為主,但是在中後期也需要培養法術傷害的武將以免被剋制。因此物攻型與策攻型的武將都需要兼顧。
單體傷害與群體傷害
《真三國大戰2》武將各有優劣,每個武將的主動技能與被動技能都不盡相同。在組隊上可以考量的一點為傷害類型為單體傷害或是群體傷害?單體傷害如前文所說的諸葛亮,直接對對方的核心武將進行攻擊;群體傷害的武將則非常多,但是群體又分成全體或是周圍。這邊再推薦幾隻不錯的傷害型角色。
單體傷害主要想造成的為特定部隊傷害或是高傷害。以高傷害來說法術傷害可以對沒有加成策防的武將造成很大的損傷,特定傷害則是想要先秒掉對方的其中一個部隊。
以曹仁來說可以攻擊敵方最遠的武將,最遠的武將通常是補師或是防禦較低的弓兵武將,早點打掉可以讓己方面對的壓力比較小。馬超則是針對敵方策攻最高的武將造成物理傷害,再對方還沒造成大量法術傷害之前給予致命一擊。
有群體傷害的武將很多,群體傷害主要分為全體傷害或是以單一部隊為主的擴散傷害,也包括了以武將為中心造成的周圍傷害。
趙雲攻擊敵方物攻最低的敵人,造成一次強大的物理傷害,並且會分攤給周圍的敵方部隊,是個不錯用的群體傷害角色。周瑜造成最近敵人的法術傷害,之後會一直傳染給敵方,也是不錯的群體傷害技能。
以上是《真三國大戰2》配隊的基本原則,平衡物攻與策攻、抓準單體與群體傷害。當然碰上不同的敵人也需要配成不同的隊伍應變,像是利用兵種相剋、被動技能有許多國別相剋,這些都是在碰到敵人之後才要隨機應變的。因此《真三國大戰 2》的配隊玩法可以說是相當具有思考性!
手機掃描下方QR code或直接點擊連結加入《真三國大戰 2》一起征戰!
|
|
iOS版本免費下載 |
Android版本免費下載 |